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列傳類
金石類
为先师颜回邱明并为从祀谨案礼记凡学春
官释奠于其先师郑康成注先师若汉礼有高堂生乐
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可以为师者又记曰始立
学释奠于先圣郑注曰若周公孔子也据礼为定昭然
自别圣则非周即孔师则偏善一经汉魏以 (第 10b 页)
叶均博
士盛陶王古杨杰辛公祐谓凡配享从祀皆孔子同时
之人今以孟轲并配非是礼部看详唐贞观二十一年
诏以 汉伏胜
高堂生晋杜预范宁之徒二十一贤与颜 (第 25b 页)
   (弟弘/升)元弘嗣 王文同
 卷第一百七十二  儒林传
  前汉
   丁宽 施雠 孟喜 梁邱贺 京房 费直
    高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 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
   固生 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第 37a 页)
帝仍旧封邹国公
炀帝改为绍圣侯唐贞观十一年封孔子裔德伦为褒
圣侯二十一年制曰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
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
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总二十 …… (第 40b 页)
祀按礼记凡学官春释奠/于先师郑康成注曰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先师者若)
(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可以为之/又曰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注曰若周公孔子也圣则)
(非周即孔师则偏善一经汉魏以来取舍各异颜回夫 (第 41a 页)
   右石经(四部二/十八卷)
欧阳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右章句(三部八/十九卷) 伏生
大传三卷(郑元/注)今字尚书十三卷(孔安国傅按/隋志十四卷)
范五行传论十一卷(汉光禄大/夫刘向) …… (第 12a 页)
   右问难(七部二/十八卷)
尚书义三卷(梁国子助/教巢猗)尚书义三卷(隋刘/先生)尚书释义四
(伊/说)尚书新释二卷(李/颙)尚书义注三卷(吕文/优)尚书文外
义一卷(顾/彪)尚书闰义一卷 尚书大义二卷(吴/孜)畅训一
(汉伏/胜)
百篇义一卷(刘/炫)略义三卷(刘/炫)尚书孔目一卷(刘/炫) (第 13a 页)
有易卜未有他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
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
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错从 伏生
受尚书尚书初出于
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芽
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 官 (第 44b 页)
成讨之新成乃多为毒酒贼逼便弃营而去贼至竞
饮遂简轻骑纵击俘馘甚多后位外都大官薨赠大将
军谥曰惠子郁字 伏生
袭位开府为徐州刺史以黩货
赐死国除长子弼字邕明刚正有文学位中散大夫以
世嫡应袭先爵为季父尚书仆射丽用 (第 9b 页)
韩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
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济南 伏生
故秦博士治 …… (第 57b 页)
尚书年九十馀老不可徵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
遣错受 尚书伏生
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迁博士又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
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 (第 58a 页)
年六十六赠
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谥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正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
伏生
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
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湛
性孝友少傅父业教授 …… (第 15b 页)
要号曰
伏侯注无忌卒子质嗣官至大司农质卒子完嗣尚桓
帝女阳安公主女为孝献皇后曹操杀后诛伏氏国除
初自 伏生
已后世传经学清静无竞故东州号为伏不
斗隆字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建武二年诣怀
宫光武甚亲接之时张步 (第 18b 页)
亦深虑焉
乃遣中书舍人刘桃符宣旨慰喻庶以安之桃符还启
益宗侵掠之状诏之曰闻卿息鲁生在淮南贪暴横杀
伏生
为尔不已损卿诚效可令鲁生与使赴阙当加 (第 37b 页)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儒林传第一
 前汉
  丁宽 施雠 孟喜 梁丘贺 京房 费直
  高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
   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生 …… (第 1a 页)
学而上亦乡
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
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 伏生
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 …… (第 4a 页)

伏生
济南人也(张晏曰名胜 (第 11b 页)
伏生
碑云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
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 (第 11b 页)
伏生
治之欲召 (第 11b 页)
伏生
时年九十
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 (第 11b 页)
伏生
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及汉定 (第 11b 页)
伏生
求其书亡
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
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 (第 11b 页)
伏生
教济
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 (第 11b 页)
伏生
孙以治尚书徵
弗能明定是后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云 …… (第 11b 页)
欧阳生字伯和千乘人也事 伏生
授儿宽宽又受业孔
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
上曰吾始以尚书朴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 …… (第 12a 页)
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元元作易注荀爽又作
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 伏生尚书
至歙八世皆为博士歙既传业而谦恭好礼让王莽时
为长社宰更始立为原武令光武平河北到原武见歙
在县修政迁河 (第 35b 页)
 素险侧即表请昭仪为后乃废王后诏李绩于志宁

 奉玺绶进昭仪为后麟德初后为蛊祝宦人王 伏胜
 
发之将废西台侍郎上官仪与上意合后讽许敬宗
 搆仪杀之自逐无忌遂良贬死道路目语及仪见诛
 政归房帷上元 (第 79a 页)
 子祝融为高辛氏火正今春秋之祭则勾芒配伏羲
 祝融大庭迎气之日又为从祀异代之人得为配祀
 明矣唐贞观二十一年诏 伏生
与高堂生杜预范宁
 之徒二十一贤与颜子俱配享孔子庙堂至今犹为 (第 30a 页)
奠于其代之
人之证也而国又各自释奠于其国之人之证也又曰
春官释奠于其先师解之者曰若汉高堂生制氏毛公 伏生
也此汉代释奠于汉之人之证也故夔伯夷周公 …… (第 29a 页)
孔子虽不能接世而生而高堂生制氏毛公 伏生
固亦
非旷世之所希有然而与于释奠者代有其人则自建
学以来皆然未有空一代而绝无其人也明兴且二百
年弦歌 …… (第 29b 页)
门者乎如是而曰我国之故也而祀焉以比于汉高堂
生制氏毛公 伏生
元许衡其亦可无愧矣乎况今之所
谓祀者乃其偃然于累代群儒之后而非如记所谓特
祀以为先师者也奚不可哉此瑄 (第 30a 页)
 足取者倦圃锄菜翁以金石之文石多金少款多识
 少遂摹拓而装潢之此无异燕人之市马骨也(同上/)
朱彝尊王维 伏生
图跋曰王维所画 (第 120b 页)
伏生
上有宋思陵
 题字又曰按中兴馆阁续录维所画济南 (第 120b 页)
伏生
图曾
 归秘阁储藏故宋元以来题跋独少(同上/)
山西潞城县民病不服药亦无医县南十馀里有卢医 (第 120b 页)
变次云气凡十七卷
记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盖天地
之间有妖必有祥因其气之所感而證应随之自 伏胜

作五行傅班孟坚而下踵其说附以各代證应为五行
志始言妖而不言祥然则阴阳五行之气独能为妖孽
而不能为祯祥 (第 45b 页)
  祠祭褒赠先圣先师(录后/)
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官谓/礼乐)
(诗书之官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此之谓先师之𩔖也若汉礼有高堂生)
(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亦可以为之也不言夏/夏从春可知也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 …… (第 1a 页)
  德业者为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天子立学之法也
  临邛魏氏曰记曰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释者
  曰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又曰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曰若周有周公鲁有孔
  子各自奠之不合也至于祀先贤于西学祭乐祖
  于瞽宗传者亦 …… (第 2b 页)
 轩悬六佾之舞并登歌一部与大祭祀相遇改用中
 丁州县常用上丁无乐祭用少牢
二十一年诏以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 伏胜

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
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宁贾逵等二
十二人代 (第 20a 页)
用其书垂于国胄自今有事于太学并令配

享尼父庙堂
高宗永徽中制改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邱
明从祀
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议曰按新礼孔子为先圣
颜回为先师又准贞观二十一年以孔子为先圣更以
左邱明等二十二人与颜回俱配尼父于太学今据永
徽令文改用周公为先圣遂黜孔子为先师颜回邱明
并为从祀谨按礼记云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郑元

注曰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先师者若礼有高堂生乐
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可以为师者又礼记曰始
立学释奠于先圣郑元注曰若周公孔子也据礼为定
昭然自别圣则非周即孔师则偏善一经汉 …… (第 21a 页)
为之赞题其壁焉
  按自礼记释奠于先圣先师之说郑康成释先师
  以为如乐有制氏诗有毛公礼有高堂生书有
  生
之𩔖自是后儒言释奠者本礼记言先师者本
  郑氏注唐贞观时遂以左邱明以下至贾逵二十 …… (第 23b 页)
又诏封元圣文宣王庙配飨先鲁史左邱明瑕邱伯齐
人公羊高临淄伯鲁人榖梁赤龚邱伯秦博士 伏胜

氏伯汉博士高堂生莱芜伯九江太守戴圣楚邱伯河
间博士毛苌乐寿伯临淮太守孔安国曲阜伯中垒校
尉刘向彭 (第 38b 页)
  若太尉亦有自节度使超进则又不必为检校官
  者皆殊恩也按朱熹曰汉初未见孔壁古文尚书
  中周官一篇说太师傅保为三公但见 伏生
口授
  牧誓立政中所说司徒司马司空遂以为三公而
  置之岂知诸侯只三卿故止有司徒司马司空惟 (第 9b 页)
 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师古曰/具官谓)

 (备员/而已)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 伏生
言诗
 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师古曰培固者其人/名生者其号也他皆)
 (类此培/音陪)燕则韩太 …… (第 15a 页)
 未有他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
 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
 掌故晁错从 伏生
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
 绝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芽天下众书
 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 (第 18a 页)
  (语于夫子旧堂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汉室龙兴开设
  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 伏生
年过九十失
  其夲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
  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汉艺文志云尚书经 (第 1b 页)
二十九卷注云 伏生)

  (
所授者儒林传云 (第 1b 页)
伏生名胜
为秦博士以秦时禁/书 (第 2a 页)
伏生
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 (第 2a 页)
伏生
求其)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 (第 2a 页)
伏生
治之欲)
  (召时 (第 2a 页)
伏生
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颜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
   (第 2a 页)
(伏生
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
  (属读而已陆氏曰二 (第 2a 页)
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颖达曰秦誓夲非 伏生
所传武帝之世)
  (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 (第 2a 页)
伏生
所传之内故云二/十九篇也 今按此序言 (第 2a 页)
伏生
失其夲经口以传)
  (授汉书乃言初亦壁藏而后亡数十篇其说与此/序不同盖传闻异辞尔至于篇数亦复不同者 (第 2a 页)
伏)
  (生
夲但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 …… (第 2a 页)
  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
  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
   伏生
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𨽻古定更以
  竹简写之增 (第 2b 页)
伏生
二十五 (第 2b 页)
伏生
又以舜典合 …… (第 2b 页)
  书府以待能者(陆氏曰恭王汉景帝子名馀传谓/春秋也一云周易十翼非经谓之)
  (传科斗虫名虾蟆子书形似之为𨽻古定谓用𨽻/书以易古文吴氏曰 伏生
传于既耄之时而安国)
  (为𨽻古文特定其所可知者而一篇之中一简之/内其不可知者盖不无矣乃欲以是尽 (第 3a 页)
求作书之)
  (本意与夫本末先后之义其亦可谓难矣而安国/所增多之书今篇目具在皆文从字顺非若 伏生)
  (
之书诘曲声牙至有不可读者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遂定为二体乎其亦难言) …… (第 3a 页)
  (意而未尝以为孔子所作至/刘歆班固始以为孔子所作)既毕会国有巫蛊事
  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代若好
  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
 隋经籍志曰汉济南 伏生
口传二十八篇又河内女 (第 4a 页)
 子得泰誓一篇献之 伏生
作尚书传四十一篇以授
 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儿宽
 宽授欧阳之子世世传之至曾孙欧阳高 …… (第 4b 页)
 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

 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泰誓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
 又济南 伏生
所诵五篇相合安国并依古文开其篇
 第以𨽻古字写之合成五十八篇其馀篇简错乱不
 可复读并送之官府安国 …… (第 5a 页)
 之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

 自馀绝无师说晋世秘府所有有古文尚书经文今
 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
 南 伏生
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
 又多乖戾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
 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 …… (第 5b 页)
  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
  命二十四篇除九共九篇共卷为十六卷盖亦略
  见百篇之序故以 伏生
二十八篇者复出舜典益 …… (第 6a 页)
  其书而施行焉(汉书所引泰誓云诬神者殃及三/世又云立功立事惟以永年疑即)

  (武帝之世所得者律历志所引伊训毕命字画有/与古文异同者疑 伏生
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
  (引武成则 (第 7a 页)
伏生
无此篇/必张霸所伪作者也)
  九峰蔡氏曰按汉儒以 (第 7a 页)
伏生
之书为今文而谓安
  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
  反平易或者以为今文自 (第 7a 页)
伏生
女子口授晁错时
  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
  然也或者以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 (第 7a 页)

  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

  生
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
  古书错乱摩灭之馀反专得其所易则又有不可
  晓者至于诸序之 (第 7a 页)
文或颇与经不合而安国之序
  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诸序之本不先
  经则赖安国之序而见
  石林叶氏曰书五十八篇出于 伏生
者初三十三
  篇出于鲁恭王所坏孔子宅壁中者增多二十六
   (第 7b 页)
伏生
书后传欧阳歙鲁恭王壁中书孔安国为 (第 7b 页)
  之传汉兴诸儒传经次第各有从来 伏生
当文帝
  时年已老口授晁错颇杂齐鲁言或不能尽辨他
  经专门每辄数家惟书传一氏安国无所授独以
   …… (第 8a 页)
  自汉讫西晋言书惟祖欧阳氏安国训解晚出皇
  甫谧家所谓二十六篇者虽当时大儒扬雄杜预
  之徒皆不及见刘向以鲁恭王书校 伏生
本酒诰
  亡简一召诰亡简二字之不同者尤多书非一代 …… (第 8a 页)
  所为也视前为有间矣是以其文亦平易明白意

  不过其所言孔子取之特以其有合于吾道焉尔
  自安国学行欧阳氏遂废今世所见惟 伏生
大传
  首尾不伦言不雅驯至以天地人四时为七政谓
  金縢作于周公没后何可尽据其流为刘向五行
  传 …… (第 9a 页)
  书往往有外国本云
汉志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师古/曰此凡言入者谓七略)
(之外班氏新入之也/其云出者与此同)
隋志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四十一/部共二百九十六卷)
唐志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王元感以下不著/ 录四家二十卷)
宋三朝志十一部一百一卷
宋两朝志二部一十三卷
宋四朝志一十二部一百二十卷

宋中兴志四十二家五十一部七百一十六卷
尚书大传三卷
 崇文总目汉济南 伏胜
撰后汉大司农郑玄注 (第 11a 页)
伏生
 
本秦博士以章句授诸儒故博引异言援经而申證
 云
  晁氏曰胜孝文时年且百岁欧阳生张生从学焉
  音声 …… (第 11a 页)
  古文也岂惟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
  经传有援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诸篇皆曰逸书
  其援泰誓则云今泰誓无此文盖 伏生
书亡泰誓
  泰誓后出或云武帝末民有献者或云宣帝时河
  内女子得之所载白鱼火乌之祥实伪书也然则
  (第 13a 页)
 马郑所解岂真古文哉故孔颖达谓贾马辈惟传
  孔学三十三篇即 伏生
书也亦未得为孔学矣颖 …… (第 13a 页)
 切弥省

  陈氏曰德明言 伏生
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是也
  可證马郑非见古文又言梅赜所上亡舜典一篇
  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 …… (第 17b 页)
  凿他却有如此处后来人解书却须要尽解 王
  说伤于凿然其善亦有不可掩处
王氏洪范传一卷
  晁氏曰王介甫撰以刘向董仲舒 伏生
明灾异为
  蔽而思别著此传以庶徵所谓若者不当训顺当
  训如人君之五事如天之雨旸寒燠风而已大意
  …… (第 23a 页)
  陈氏曰新安王炎晦叔撰
南塘书说三卷
  陈氏曰赵汝谈撰疑古文非真者五条朱文公尝
  疑之而未若此之决也然于 伏生
所传诸篇亦多
  所掊击抵排则似过甚
  (第 34a 页)